当前位置:养生知识网 > 中医 --> 内容
中医

智能机器人便利日常生活网上中国

发布时间:2022-10-24 09:04 | 文章来源 :网络 | 阅读量:18832 |

冬天来了,想学滑雪的时候,有个滑雪机器人做陪练;想要一杯咖啡,生活机器人可以帮忙;各种医疗康复机器人让人健康无忧...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不断融合,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智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机器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中国电子...

智能机器人便利日常生活网上中国

冬天来了,想学滑雪的时候,有个滑雪机器人做陪练;想要一杯咖啡,生活机器人可以帮忙;各种医疗康复机器人让人健康无忧...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不断融合,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智能产业正在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机器人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
中国电子学会近日发布的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》显示,近五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22%。在生活中,机器人在教育、医疗康复、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,开启了人机一体的智能时代。

满足新兴的消费需求。

“看到有人在街上遛机械狗”“今天狗被看了一整天”……最近“第一批遛机械狗的人”的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。视频中,出现在大街上的机械狗被人拍了下来。这些机械狗有着和宠物狗一样的大小和四肢,还能打滚和鞠躬。头上的摄像头不仅能识别障碍物,还能智能识别主人并跟随。有买了机械狗的消费者列举了机械狗的很多优点,比如不用买狗粮,没有屎,听话,安静。

国内有几家企业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狗产品。比如杭州御树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伴侣仿生机器人,可以负重3kg,跟着主人一起跑。小米公司去年发布的仿生四足机器人,具有人脸识别、人体识别、人机交互等功能。它能像真实生物一样“看”和“感知”周围环境,实现自主跟随和避障。

随着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,机器人正在从工业领域走向人们的普通生活,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。

在家庭服务领域,机器人可以充当人们的生活助手。扫地、拖地、做饭的机器人……各种家庭服务机器人出现在家庭生活中。比如今年6月,美的集团推出了一款名为“肖伟”的机器人,集人工智能管家、家庭助理、保安、科技玩伴等多种“身份”于一身。

在体育和教育领域,机器人可以为人充当教练和老师。在今年8月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,一款六足滑雪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。它能模仿人类犁式滑雪,完成启动、滑行、转弯、停止等功能。在20度的斜坡上,最高时速20公里。它不仅可以作为滑雪助理教练,陪伴滑雪者驰骋雪原,还可以在严寒和复杂环境下进行巡逻、救援等作业。今年9月,一个象棋机器人进入了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中国象棋学校。包括人工智能学棋、残局挑战、棋力突破、巅峰对决等多种模式。它可以向学生介绍和解释象棋文化和规则,并内置了100多个残局设置和26个残局比赛。

做好老人的生活助手

前几天,北京的张先生收到了家人送的礼物——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。今年六十多岁的他突发脑梗。他出院后留下了半身不遂、下肢无力、出行不便的后遗症。这种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看起来像腿骨,固定在大腿外侧。经过训练,张灿先生逐渐能以正确的姿势走路,并做一些基本的练习。目前,张先生不仅身体健康,而且更加自信。

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,专注于老年人市场的机器人需求不断增加,一些帮助老年人提高自理能力、防止意外伤害的产品不断涌现。

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工程师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机器人,它可以预测老年人的摔倒,并在他们摔倒在地之前“扶住”他们。这个机器人看起来像一把电椅,使用者的臀部周围有一条保护带。保护带装有传感器,可以在使用者开始失去平衡时做出判断。机器人使用保护带来防止用户摔倒。目前,这款机器人已经在中风、创伤性脑损伤和脊髓损伤患者身上进行了测试,可以帮助老年人坐、站和行走。研究人员表示,没有老年人在测试中摔倒的记录。

为推动更多服务于老年人的机器人产品问世,今年初国务院发布的《全国老年人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支持智能交互、智能操作、多机协同等关键技术研发,提高康复辅助器具、健康监测产品、老年人护理器、家庭服务机器人、日用辅具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的智能化水平、实用性和安全性。

业内人士认为,机器人未来将在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方面大显身手,或将为中国未来的老年人护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

加速走进千家万户。

工信部、发改委、科技部等部门去年底发布的《机器人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我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、高端制造的聚集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。到2035年,中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
从相关企业发布的产品来看,服务机器人正朝着为人们提供更便捷、更智能的服务和更复杂的功能方向发展。但由于应用场景是与人的工作、生活相关的环境,消费者的背景、认知、习惯也不同,这就对机器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如何整合智能语音、处理器、人工智能算法、通信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技术,打造出更轻便、更智能、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能力更强的服务机器人,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。
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陶勇认为,未来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。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,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,如部分核心技术尚未有效突破,部分产品功能定位不够清晰,龙头企业规模有限等。陶勇还建议,加强基础研究,形成机器人核心技术的创新生态,促进技术和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;充分发挥机器人企业的引领作用,加快产品的应用和推广;加强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,探索产教融合的机器人教育新模式;进一步加强机器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调稳定发展,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。

专家认为,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,但机器人产品走向消费端,不仅仅是产品的变化,更是思维、服务方式、营销方式的全面变革。相关企业只有将技术、产业链、消费场景充分融合,才能做出可以走进千家万户的靠谱产品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