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2年11月4日发布《新时代的中国北斗》白皮书,并于当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,邀请中国卫星(行情600118,诊断股)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出席,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
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介绍,白皮书全面回顾了北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,全面展现了北斗进入新时代以来,形成了新的服务能力,实现了新的产业发展,构建了新的开放格局,开启了未来新征程。
第一,新时代的中国北斗,是世界级的北斗。
中国始终坚持立足国情、自主创新建设北斗系统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、系统组成的创新与引导、优质多样的系统服务。北斗三号开通以来,系统连续稳定可靠运行,服务性能世界一流。
北斗三号在轨30颗卫星状态良好,300多类、上百万个部件全部国产,性能优异。实测结果表明,全球定位精度优于5m,亚太地区性能较好,服务性能优于设计指标。
独有的国际搜救、全球短信通信、区域短信通信、星基增强、地基增强、精确单点定位等六大特色服务,性能优越,真正实现了“人比我优越,人不是我自己的”。
实现了系统智能运维、在轨卫星软件重构升级、实时全球监测评估、系统动态及时发布。系统开通以来,一直持续稳定运行,性能稳步提升。中国北斗走了一条高质量、高效率、低成本、可持续的建设发展之路。
第二,新时期的中国北斗进入了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快车道。
应用北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。制定产业发展战略,将产业发展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。北斗深度融入基础设施,赋能各行各业,走进千家万户,经济社会效益显著。2021年,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业总产值达到约4700亿人民币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%。
供应链安全稳健,基础持续扎实。形成完整的芯片、模块、天线、电路板等产品系列。,完全自主开发软件和算法,构建国家检测认证体系。国内芯片出货量超过1亿规模,国外同类芯片支持北斗系统,形成良性发展趋势。
行业全覆盖,应用深度持续提升。截至今年6月,北斗终端数量在交通领域已突破800万,在农林牧渔领域超过130万,在公安领域超过180万。通信授时、气象监测、应急减灾、城市管理等领域正在加速北斗的大规模应用。
海量应用融入人们生活,特色服务触手可及。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。2022年上半年,中国128款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,出货量超过1.3亿部,占上半年总出货量的98%以上。在手机导航中,北斗定位服务的日均使用量已经超过1000亿次。特别是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进入公众手机,在深圳、重庆、天津等8个城市推出车道级导航应用。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号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手机已正式发布。用户不用换卡换号,不用加外设,就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短信。
第三,新时代的中国北斗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。
中国始终坚持开放融合的理念,推动北斗国际化。倡导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和互操作,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标准体系,扩大北斗的国际应用,服务世界,造福人类。
与GPS和GLONASS签署信号互通声明,与伽利略系统进行合作谈判。在联合国框架下,推进多系统兼容共享,真正实现北斗易用,多系统共享,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优质、多样化、安全可靠的服务。
深化双边合作。与亚非拉多区域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机制,2016年以来签署了卫星导航合作协议、谅解备忘录、合作路线图等50多项成果文件。
加强多边合作。建立中国-东盟、中阿、中非等北斗合作论坛,实施卫星导航合作行动计划。每年举办中国卫星导航年会、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,创办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。近20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在中国获得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,50多个国家的1000多人参加了卫星导航培训。
继续推动北斗系统在民航、海事、移动通信、搜救等领域成为国际标准。北斗产品已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,出口产品品种更多,应用领域不断拓展。
此外,这一版白皮书还首次规划了2035年前北斗的发展蓝图。中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、功能更强大、服务更优质的新一代北斗系统,建设更加泛在、融合、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系统,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。